首页
guanggao2
无标题文档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页>> 新闻中心>>文章浏览:老年人与高尿酸血症
老年人与高尿酸血症
高原彝药        编辑:王莉        添加时间:2012-3-2 11:55:18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营养条件的改善及平均寿命的延长,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日趋升高,特别是老年人(≥60岁),成为这一情况主要人群。因此,对老人进行了高尿酸血症的调查,调查影响其高尿酸血症的因素,进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将研究对象确定为150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据高尿酸血症男女分布情况,确定选定的男性人数为1369人,女性为131人。
      解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方式及病史,再通过身体检查,查血脂、血糖、血尿酸、肝肾功能和血尿便三大常规及腹部B超、心电图和胸片等。空腹抽血,当日分离血清。血尿酸值因更年期后女性血尿酸值接近男性,故男性和女性的高尿酸血症标准均采取≥440μmol/L。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别按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标准及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肥胖症按国际最新标准测量体重指数来判定,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我国的标准为体重指数在18.50以下为体重不足,在18.50~22.99之间为理想体重,在23.0~24.99之间为超重,在25.0~29.99之间为肥胖,30以上为严重肥胖。代谢综合症的诊断按最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提出的诊断标准判定,既具备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四个疾病中的任何3个或者全部组成。同时,对可能影响尿酸水平的13项指标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所包含的指标变量包括年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值、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经过分析,血尿酸值增高的人站所选对象的比例为17.60%,男女分别占各自人数比例为18.70%(256/1369)和6.1%(8/131)。随着年龄的增高,血尿酸增高比例、血尿酸、尿素氮、肌酐及甘油三酯平均值均逐渐增高。
同时还发现,患高尿酸血症的脂肪肝、肥胖症及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代谢综合症、痛风关节炎和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清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明显增高,平均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值也明显增高,出现单纯氮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也明显增高。
       经分析,影响血尿酸水平的指标包括了年龄、血压、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尿素氮、血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十多项,其中,腰/臀比值、体重指数、血清胆固醇和肌酐水平是影响血尿酸的主要相关因素。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1.3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0%,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且老龄人口的比例以后每年将以3%的速度递增,到2050年将占总人口数的1/4,因此老年人的健康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营养条件的改善及平均寿命的延长,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正日益升高,如1980年一些专家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统计2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仅分别为1.4%和1.3%,而1998年专家又对上海市黄浦区社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尿酸血症在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达14.2%和7.1%,平均10.1%。
高尿酸血症主要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综上显示,老年人高尿酸血症人数占总人数的17.6%,且随着年龄段的增高,高尿酸血症占各年龄段人数水平及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增高,提示年龄可能是影响老年人血尿酸水平的因素之一。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高,血尿素氮和肌酐平均水平也在逐渐增高;高尿酸血症出现单纯氮质血症或肾功能不全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的人。经分析提示,准确地反映出肾功能的血肌酐水平也是血尿酸增高的主要相关因素之一。这些均能说明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排出减少才是使老年人血尿酸增高的主要因素。
      另外,腰/臀比值、体重指数和血清胆固醇也是血尿酸增高的主要相关因素,这在为限定年龄的国外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值得注意的是,腰/臀比值和体重指数这两项指标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肥胖。众所周知,肥胖者多有内分泌功能紊乱,雄激素和促肾上腺皮激素水平低下或酮酸生成增加而抑制尿酸的排泄。另外,肥胖者往往摄入增多,嘌呤合成加速而使尿酸生成增加。肥胖对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在国外前瞻性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即高尿酸血症于21岁后体重增加、体重指数及尧/臀比值增高强烈相关。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代谢综合征的概念,1999年WHO就对代谢综合征下了工作定义,最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根据全国8个大学医院及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推出了一项适合中国人群特征的针对代谢俄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建议。根据此标准,确定此次研究的1500名老年人,可诊断代谢综合征的人数达440例,平均3~4人中便有1例患者,尤其是有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比例更高,每2~3人便有1例,远高于最近对中国城市成年人口中患代谢综合征比例的估算(每8人中有1例)。
不论是从作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四大疾病的组合——代谢综合征来看,还是从代谢综合征个组成因素来看,它们的发生率或血清水平在高尿酸血症的人群里均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的人,提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均与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可因肾小管缺氧而使乳酸生成增高,乳酸与尿酸竞争排泄,加上其肾功能往往降低,加之服用一些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均可使尿酸增高。持续高血糖可损害肾功能,可导致尿酸的排泄减少,使血尿酸升高。相反,血尿酸的增高又包括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Olivetti等对547位中年男性随访12年发现,血清尿酸水平每增加10mg/L,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就增加23%。研究表明,无并发症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中约30%办法高尿酸血症;有高达17%的冠心病患者存在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增高可通过以下途径而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①升高的尿酸水平可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和脂质的过氧化,伴随氧自由基生成增加并参与炎症反应,后者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②增高的尿酸转化为尿酸盐结晶后,可在血管局部沉积,并与IgG结合,通过IgG的Fc受体刺激血小板,是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并释放游离因子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③增高的尿酸还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对已出现的血管病变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④高尿酸血症常合并机体的胰岛素抗体,而表现为纤溶蛋白溶酶原活物抑制因子增高等纤溶系统功能紊乱,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
      高尿酸血症多不需治疗,但需要早期发现和早期防治。可先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少进食高嘌呤食物,适当锻炼及多饮水等方法使升高的血尿酸降低,以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但如果血尿酸水平经以上方法长期得不到控制,维持在高水平,并有明显的家族病史及有发生尿结石或尿酸性肾病的危险时,则需开始治疗,选择溶解尿酸沉积并能促进尿酸排泄的复方伸筋胶囊,一方面使尿酸及时的排出体外,避免尿酸性结石的形成,同时对肾脏起到调理和滋补的作用,在既不伤害肾脏的情况下,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


部分资料摘自<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5月 第9卷 第5期(作者:刘湘源 肖玉兰 任书琴 唐丽君 张莉芸)

首页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申明 | 隐私保护 | 友情链接                                                                           贵州高原彝药厂版权所有© 2001-2012